单身经济彻底火了!伟哥销量下滑杜蕾斯市场大缩水!
假如十年前有人告诉你:未来中国市场上,伟哥销量会下滑,避孕套市场会缩水,你大概率会哈哈一笑。
可现实狠狠打脸了,2024年,白云山财报显示,旗下明星产品金”销量一年少了1300多万片,营收直接跌了近20%。
与此同时,避孕套行业的规模,从2020年的208亿元掉到2024年的156亿元,缩水四分之一。
这不是一家企业的问题,而是整个社会的欲望,都在悄悄退却。有人调侃:是不是全民开启了“戒色模式”?
当年金戈上市,堪称“国民药丸”,甚至被称为“男性的救赎”,多年里销量稳健攀升,营收过十亿不在话下。
可到了2024年,情况急转直下:销量从1.01亿片降到8785万片,一下子少了将近36500片/天。
金戈的困境,不排除竞争白热化的原因。光是同类药物,就有91种获批上市。集中采购让利润空间被压缩,促销战让市场价格越来越透明。
和伟哥比起来,套套的故事更复杂,过去它被视为刚需品,但近几年数据却不太乐观:整个市场在四年间缩水了约25%,就连杜蕾斯这样的老牌巨头,也不得不收缩战易倍EMC线。
不过,并不是所有品类都在走下坡路,像超薄、个性化等功能型产品,依旧保持着一定的增长势头,在线上渠道,销量甚至出现逆势上扬的情况。
换句话说,套套的市场现状要比金戈乐观很多,但与此同时,消费者们的选择也越来越挑剔。
《中国人私生活质量调查》显示:95后、00后的性生活频率,竟然比70后、80后低不少。按理说,年轻人应该是“干柴烈火”的年纪,结果反而比上一代更“清心寡欲”了。
要解释这个现象,不能只盯着这些产品的销量,而要看更深层的社会推力。简单来说,有三股力量正在改变年轻人的欲望轨迹。
对他们来说,生存焦虑才是第一要解决的问题,性与爱情,反倒成了最不紧急的需求。
约会要花钱,结婚要准备彩礼和嫁妆,婚后还要承担房贷、抚养孩子、家务分工、情绪陪伴……样样都要投入。
与此同时,社交媒体上不断曝出的负面新闻,出轨、家暴、离婚大战让人对婚姻和长期关系心生畏惧。
恋爱在当下,越来越像一场高风险理财,投入不菲,收益有限,还随时可能爆雷。
有人选择养宠物,把陪伴与情感寄托转移到猫猫狗狗身上,如今城市里的宠物数量,已经超过四岁以下的儿童。
有人沉迷短视频和直播,十几秒的碎片化刺激,就能让人分泌多巴胺,比现实恋爱更快、更便宜。还有人依赖成人用品,飞机杯、智能互动玩具、甚至AI元宇宙交互设备,享受快乐后也不用承受人际关系的复杂与不确定。
当这些替代方式越来越普及,“人与人”的需求自然被稀释了。欲望并没有消失,只是转移到了别处。
情侣餐饮越来越少见,“一人食”餐厅反而越来越多,就连小龙虾都出了200克小份装。
以聊天类大模型为例,像 Gemini、ChatGPT 这样的 AI,不仅能答疑解惑,还能随时回应、稳定输出情绪价值。
短剧、团播、虚拟偶像……这些内容为人们提供了低门槛的多巴胺释放渠道,让情绪得到即时满足。
当机器带来的体验比人类更精准、更安全、更可控时,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就显得笨拙而低效了。
说到底,不管是伟哥卖不动、套套滞销,还是婚恋产业集体降温,本质上都在说明一个事实:年轻人真的太累了。
恋爱要花钱,婚姻要算账,生娃更是负担加码,与其硬着头皮去维系一段关系,不如一个人过得轻松自在。
所以,并不是年轻人真的“性冷淡”了,而是他们在现实的重压之下,已经没有多余的力气去追逐浪漫和欲望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8名中国游客在瑞典采摘误食毒蘑菇!当地医院紧急关闭抢救,医生:太大阵仗了…
多家品牌跟进苹果iOS 26液态玻璃设计 网友:那直接用iOS不就好了
“甲亢姐”首次来中国,体验科技感和未来感后开始说中国好话!网友:还是欣赏你以前无知的桀骜不驯
Marshall发布首款派对音箱BROMLEY 750:售价7999元
英特尔 Arc Pro B50 首个 Geekbench 跑分出炉,低于锐炫 B570
伊姐周六热推:电视剧《十二封信》;电影《死神来了:血脉诅咒》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