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MC易倍(官方网站)中国大陆-科技有限公司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技术架构 > 元宇宙建站

打工人的“避难所”快被AI搞疯了

发布时间:2025-08-16 04:14   浏览次数:次   作者:小编

  有用AI生成“切万物”视频一路火到海外的,也有用AI做宠物视频单月收入50万的。

打工人的“避难所”快被AI搞疯了(图1)

  手机里的AI已经让人避无可避,但不少人绝望地发现,AI也“入侵”了自己的最后一个避难所:KTV。

  很多下班去KTV想放松一下的年轻人,都发现如今KTV里用AI做的MV,可算是越来越邪乎,癫的仿佛吃了毒蘑菇。

  作为“夕阳产业”的KTV,本应该利用一切手段提升消费体验,让年轻人来了就不想走。

打工人的“避难所”快被AI搞疯了(图2)

  不少老歌其实当年都没拍摄MV,KTV为了配合画面,只能东拼西凑些奇怪的镜头上去,什么泳衣写真、性感大片都不少。

打工人的“避难所”快被AI搞疯了(图3)

  但一代KTV有一代KTV的尴尬,如今都用上AI了,KTV里的MV却更让人难绷了。

  都说歌曲MV至少得贴合歌曲内容,但如今用AI做的MV可谓是一点关系都不沾。

  比如,有人在KTV里点了一首邓丽君的《又见炊烟》,配的画面竟然是一队全副武装的沙皮犬;

打工人的“避难所”快被AI搞疯了(图4)

  唱一首张悬的《张三的歌》,开屏就是巨石强森穿着超人服装,用坚毅的眼神盯着你看。

打工人的“避难所”快被AI搞疯了(图5)

  在网友录的视频里,前一秒还是两只小羊在吃草,下一秒它们就以一种诡异的姿态站起来开始跳舞。

打工人的“避难所”快被AI搞疯了(图6)

  有的人物一秒钟能换5个物种,配合万花筒一样的色彩变幻,容易晕车的人去唱着唱着真有可能跟吃了见手青一样看见小人。

  但为什么KTV用的AI水平,就还停留在两年前威尔·史密斯吃意大利面的阶段呢?

打工人的“避难所”快被AI搞疯了(图7)

  毕竟拍个正经的MV实在太贵,比如周杰伦花300多万拍的《告白气球》MV,每秒成本就得上万。

打工人的“避难所”快被AI搞疯了(图8)

  如果音乐人乐意自己琢磨,自己动动手,只用掏个网费+会员费,就能手搓一部MV出来。

  如今在市面上,就有不少大模型专供图+文+音乐生成视频的模式,从快手家的可灵AI,到全球都在用的Chat GPT,都可以直接生成画面素材再进行剪辑。

  从关晓彤到五条人,甚至国外的林肯公园,都在新歌发布时用上了AI制作的MV,就是为了营造那种“人类搓不出来”的奇妙视觉体验。

打工人的“避难所”快被AI搞疯了(图9)

  不管是独立音乐人,还是成熟音乐公司,想用“整首歌的歌词+描述”一键生成MV,对任何大模型来说都很困难。

  大部分音乐人使用AI的方法,都是用一个画面+歌词生成出能用的素材,再进行拼接才能得到一部“能看”的MV。

  但对于KTV来说,面对庞大的歌曲库明显没办法像音乐人对自己的作品一样上心。

  所以极大概率,KTV都只是把歌曲的歌词+原有信息一股脑地扔给AI,才生成了各种“群魔乱舞”的视频。

  比如,有网友吐槽说,自己在唱方大同的歌,但给配的MV上竟然出现了腰鼓演奏,很可能是因为AI“断章取义”造成的。

打工人的“避难所”快被AI搞疯了(图10)

  不少歌曲的MV虽然主题不同,但使用的素材翻来覆去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,比如猫猫狗狗、战舰大兵、巨石强森和APT等等元素的随机排列组合。

  而用AI生成的角度来看,这就是输入信息太多,但大模型训练素材太少造成的后果,类似于AI的“已读乱回”。

打工人的“避难所”快被AI搞疯了(图11)

  在KTV野蛮生长的年代,不少人都会在点歌的时候点到带有“仅限台澎金马地区使用”等字样的盗版MV。

打工人的“避难所”快被AI搞疯了(图12)

  随着版权意识的加强、相关规定的日趋严格,版权方也意识到MV作为音乐消费的一大场景,里面藏着不少金矿。

  但不同歌曲的版权方不同,统一起来向各大KTV收取版权费其实是一项颇为复杂的工作。

打工人的“避难所”快被AI搞疯了(图13)

  于是在2008年,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成立,肩负起了帮助各大版权方“代收”版权费的任务。

  最开始,KTV业界对音集协的这笔“保护费”还是不屑一顾的,直到2018年,音集协发布《关于停止使用部分涉诉歌曲的公告》,收回不少热门歌曲及MV的版权。

打工人的“避难所”快被AI搞疯了(图14)

  一时间,诸如陈奕迅、林忆莲等歌手的金曲在KTV一度销声匿迹,不少KTV都因此失去了大量客流。

  恰逢网络K歌APP的崛起,更是让线下KTV的经营状况雪上加霜,此后,各大KTV都不得不重视起版权问题来。

  根据音集协发布的《卡拉OK市场发展报告(2022)》显示,光在2021年,就有10034家KTV和音集协进行了签约。

  同一年,音集协在KTV的版权使用费收入就几乎高达3亿元,到2024年更是将近5亿。

打工人的“避难所”快被AI搞疯了(图15)

  表面上来看,正版歌曲的版权费并不高,根据音集协规定,不同品牌、不同城市和经营易倍EMC状况的KTV,每首歌会按照8~12元/年的标准收取版税。

  尽管一年十几块钱看着不多,但是基于连锁KTV庞大的曲库和规模来说,如果每首歌都采用正版MV,一年下来就会多出上百万的成本。

  如果继续使用盗版MV,轻则歌曲被举报下架,KTV丧失竞争力;重则面临音集协的巨额罚款,KTV得不偿失。

打工人的“避难所”快被AI搞疯了(图16)

  日本的连锁KTV会根据歌曲内容,自行拍摄一些和歌曲内容大致雷同,但又百搭且好拍的镜头画面,随便剪辑一下,就能“滥竽充数”当一首歌的MV。

打工人的“避难所”快被AI搞疯了(图17)

  不过对于中国的KTV同行们来说,版税问题突然压到头上时,自家曲库里已经拥有成千上万首歌曲了,如果再一首首补拍,不光时间来不及成本也十分高。

  于是,在自己手搓MV、冒险用盗版MV和花钱用正版之间,KTV选择了用“邪修”AI制作MV。

  当然,KTV也知道用AI生成的MV体验并不好,所以现在不少用上AI制作MV的KTV会在消费开始前询问消费者想用那种MV。

打工人的“避难所”快被AI搞疯了(图18)

打工人的“避难所”快被AI搞疯了(图19)

  一时间,“吃着火锅唱着歌”的场景在过去的KTV里随处可见,甚至如今也成了连锁KTV的标配。

  前几年剧本杀和桌游爆火,不少KTV也开始琢磨买几套游戏、雇几个DM,在包厢里提供桌游服务。

打工人的“避难所”快被AI搞疯了(图20)

  一段时间里,就是消费者不知道来KTV是来唱歌、来吃饭还是来剧本杀的,反而陷入了选择困难。

  甚至在元宇宙概念被炒作的阶段,市面上还诞生了“元宇宙KTV”这类打着高科技旗号的新产物。

  在点评类网站上搜索发现,不少KTV已经在名字后加上了“AI帮唱”等噱头。

打工人的“避难所”快被AI搞疯了(图21)

  站在KTV的角度,这样的做法又能节省成本,又能增加噱头,几乎就是一石二鸟。

 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,AI制作MV过于魔幻的效果,反而会让KTV消费变得如坐针毡,体验变差。

  如果任由AI制作的MV再这样普及下去,对已经处于“夕阳阶段”的KTV来说,不但易倍EMC没捞到噱头,还败坏了口碑。

  其实,不管是如今的滥用AI,还是过去加塞剧本杀和餐饮,KTV越来越忙却越来越惨的原因是:只顾追逐噱头,忽视真实消费体验。

  KTV作为让普通人一展歌喉的场所,所有功能都得围绕“唱歌”为核心去展开。

打工人的“避难所”快被AI搞疯了(图22)

  比如魅KTV就曾经推出过AI修音服务,给不少五音不全的消费者一个大胆开嗓的机会,可以说是“功德无量”了。

  而有的KTV则附带AI打分系统,会根据消费者的发挥给予不同程度的认可和鼓励,给予消费者满满的情绪价值。

打工人的“避难所”快被AI搞疯了(图23)

  比如,有的KTV会用面部采集+AI换脸技术,把MV中男女主角的脸替换成消费者的。

打工人的“避难所”快被AI搞疯了(图24)

  有的公司也会利用AI技术修复过去那些“高糊画质”的古早MV,让过去的金曲也能经受得住高清时代的考验。

  但无奈的是,这些AI的“正确打开方式”没有得到足够重视,反而是为了节省成本被大规模启用的AI制作MV,成了KTV中的“AI担当”。

  只要商家有心,不管是AI还是什么噱头都能开发出全新的玩法,让风口浪尖的技术真正融入KTV包厢,提升消费体验,而不是单纯做个噱头来吸引消费者。